精神病要做哪些检查
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精神病对患者对患者家人的影响都非常大,精神病主要由于压力过大、饮食问题、心理疾病等病因造成,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自己及家属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症状在患病后要正确诊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检测精神病。
症状标准是诊断精神病的首要方法,也是内涵标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分为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满足以下2项及以上即可诊断:①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异常,如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贫乏、强制性思维、思维被中断等。③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病史检查也是诊断精神病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从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可以找到脑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并且精神障碍的发生和病理与脑器质性疾病相关。
精神病还会出现功能性障碍的情况,而且,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的特征),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以上就是精神病的诊断方法了,希望在您了解之后对您有所帮助,需要提醒的是精神病的类型很多,了解了这些症状才能及时发现病情,早些检查治疗,这样才能避免更多伤害。
服用抗抑郁的药物可引起心肌病
药物性心肌病指患者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药物对心肌会产生的毒性作用,引起心肌受损产生心肌肥厚或心脏扩大的心肌病变。尤其是某些治疗精神病药物如抗抑郁药。大多数药物性心脏病的重症病人临床上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终可导致致命性心力衰竭。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1)抗精神病药:可引起低血压反应个别敏感者可引起持续性低血压甚至休克,系吩噻嗪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抑制作用,以及同时具有α受体阻滞作用有关此外,氯丙嗪治疗有发生猝死的报道其可能原因是降低心肌的儿茶酚胺浓度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导致室颤发生也可能与不可逆性休克中枢神经过度抑制有关。心电图可有T波低平出现U波、Q-T间期延长和ST段压低,也可见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扭转型室速)等。
(2)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包括对心肌的抑制作用、体位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由于本类药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或加重对心血管的反应。
除了抗精神病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的药物会因为服用不当会并非药物性心肌病外,还应注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负性心肌力作用,尤其是对于已经患了心脏病的患者,稍微的应用不当就可能发生致命的危险。